今天(7月11日),第十七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園區分會場暨集成電路產才融合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啟幕。本屆大會以“芯聚才涌 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高層次人才引進、高質量項目落地和高水平成果轉化,吸引了海內外頂尖人才、院士專家、高校代表及企業領袖齊聚金雞湖畔,共謀創新發展新未來。
作為園區“雙招雙引”的重要平臺,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園區分會場已成功舉辦了16屆,累計吸引超1萬名海內外精英人才參會,成功落戶項目2269個,近六年落戶數蟬聯全市榜首,引進各級領軍人才554人。今年3月,園區發布“園夢未來”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港十基地”青創空間,新設1億元青創資金專項用于遴選青年人才項目。開幕式上,園區“一港十基地”青創項目資金正式兌現,為江蘇省“筑峰強鏈”高級職稱自主評審企業授牌。
今年4月,江蘇省首次向全省61家重點民營企業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其中園區2家產業鏈龍頭企業——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入選。協鑫集團黨群工作部主任兼協鑫大學執行校長費忠說:“作為第一批授權企業,這次的高級職稱評審應當是提質擴容了,原來我們的中級職稱只有兩個專業序列,就是機械工程和電子信息,但這一次擴容到了5個序列。這對于我們打造協鑫的人才高地、提升人才的集聚力,應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場,《2025中國集成電路人才發展研究報告》《江蘇省納米新材料產業人才集聚區建設方案》發布,一批集成電路領軍人才項目落戶,并為2025年度蘇州工業園區集成電路產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蘇州市集成電路領域服務業領軍企業以及專業特色樓宇授牌。
蘇州奇點光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謝崇進說:“我們做的是AI基礎設施,就是算力本身,雖然現在整個AI發展非常快,但最終還是要靠下面的整個算力來支持它,所以這對算力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對于整個產業也都帶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之所以選擇到工業園區創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整個產業的生態和基礎都非常好,包括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也都非常齊全。”
集成電路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也是園區起步較早、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多年來,園區致力于推動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的生態優化、能級提升,形成了以“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為核心,以設備、原材料及服務產業為支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目前,園區集聚核心企業超200家,在產業質量和創新水平等方面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園區集成電路人才高度集聚,獲評各級科技領軍人才512人次,碩士及以上從業人員過萬。
當前,園區正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做大做強“623”產業體系,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表示,“我們將聚焦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謀劃出臺行動計劃和配套產業政策,進一步鞏固提升先進封測、三代半、微機電系統等產業優勢,在AI芯片、光芯片等領域加速突破。我們將深入實施金雞湖人才計劃,持續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人才環境,推動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相信這些一定能夠為各類企業、人才發展帶來新機遇、新市場、新空間。”
記者 張良法 編輯 李靜
《看蘇州》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