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悠揚的汽笛聲,一艘裝載汽車后橋的集裝箱駁船緩緩駛入蘇州園區港碼頭,標志著蘇州園區港首票外貿集裝箱“CCA進口業務”正式落地運行,實現外貿貨物“既能出、又能進”的高效物流模式,為蘇州及周邊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國際運輸新選擇。
受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委托,這批貨物從德國漢堡港起運,經上海洋山港中轉,最終在蘇州園區港完成通關放行后送至蘇州金龍工廠。于企業而言,物流效率提高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蘇州園區港依托“蘇州園區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創新推行“一單制”通關模式,實現“一次委托、一次結算、一次放行”,通關效率提升50%以上。首票外貿CCA進口業務的落地,背后是園區海關、園區港、貨代企業等多方的密切協作和精心組織,打破了園區港只有外貿出口沒有外貿進口的局面,內河駁船能夠重重運輸,實現外貿進出口雙向對流,進一步降低海運集裝箱單箱物流成本。此外,進口重箱拆箱后可直接在園區港還空箱,緩解出口企業用箱難、箱源少等痛點問題。
蘇州園區港自2018年開港以來,已發展成為江蘇省規模較大的內河集裝箱碼頭之一,擁有8個1000噸級泊位、5萬平方米堆場及9萬平方米高標倉庫,年吞吐能力達25萬標箱。2024年,園區港集裝箱吞吐量11.3萬標箱,同比增長6%;其中外貿CCA業務完成3.4萬標箱,同比增長23.35%,成為長三角“江海聯運”業務增長最快的港口之一。
作為園區重要的物流基礎設施,蘇州園區港加速構建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通過不斷優化港口功能、創新通關模式、拓展航線網絡,逐步發展成為服務蘇州及周邊地區企業的重要水上門戶,現已開通至上海、太倉等一線港口的內外貿水運航線,外貿CCA業務覆蓋達飛輪船、馬士基、赫伯羅特、新海豐、太倉海運等干線船公司,服務眾多生產制造及商貿物流企業,2024年通過園區港水路運輸模式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超2000萬元。
隨著進出口通道全面打通,園區港正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務,助力蘇州企業暢聯全球市場。未來,蘇州園區港將繼續發揮港口載體功能,加速構建蘇州連通長三角一線口岸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通關體系。
編輯 唐曉雯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