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以金星苑社區為試點,探索“城管進社區”的治理新路。
“城管進社區”,首先是人員進社區。斜塘街道創新實踐“1+N+X”的團隊進駐模式,即1名社區城管員+N名城管工作人員+X方社會力量。在金星苑社區,城管聯豐中隊聯合市政、社區黨總支、居委會及物業成立金星苑行動支部,構建起堅實的多方協同工作平臺,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邊界與協作流程。
金星苑行動支部成立后,推行“社區吹哨,城管辦好”快速響應模式:社區城管員主動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顯著位置公布自身姓名、電話等信息,主動加入居委會工作群、物業工作群、網格群等線上平臺,暢通溝通渠道,確保群眾“找得到城管、問得清情況、能得到回復”,真正成為“群眾都能叫上名字的城管隊員”。
問題不同,解決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在快速響應模式的前提下,社區進一步明確了清晰高效的分級響應機制:簡單問題“馬上辦”,一般問題“協商辦”,重點問題“聯動辦”,疑難問題“提級辦”。
在實踐過程中,金星苑行動支部多方主體定期召開聯席議事會,建立集協商溝通、凝聚共識、推動落實于一體的“治理樞紐”。以聯席議事會為紐帶,各方主體聚焦社區治理中的痛點堵點,比如東宏路掉頭難引發交通擁堵、小區違建處置后續管理等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共同研判,共商對策。這種常態化、機制化的議事模式,打破了信息壁壘,整合了治理資源,推動解決了一批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治理頑疾,提升了社區響應效率與治理效能。
為了更好地完成“四進社區”核心任務,即宣傳進社區、服務進社區、管理進社區、執法進社區,“城管進社區”工作實行清單式管理,將居民反映強烈、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問題分別納入“管理執法”“服務引導”兩張清單。其中,“管理執法”清單涵蓋小區違建調查處理、占道經營聯合整治處罰、道板違停日常巡查等問題,“服務引導”清單則包括設置裝修垃圾指定堆放點、協調路口流動攤販等問題。
在推進“城管進社區”工作的過程中,斜塘街道積極探索將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綜治平安等“多張網”融合起來,形成高效聯動的“一張網”治理格局,讓社區城管員、網格員、居民代表、物業管家組成“共治小組”,實現信息共享、聯勤聯動,把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社區每一個角落。
以金星苑社區試點經驗為基礎,斜塘街道將持續推動“城管進社區”工作擴面增效,提升社區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記者 孟旭
《新華日報》2025年8月1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