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江蘇阿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制出口儲能蓄電池組柜。經線束組裝、電池自動上線、性能測試等環節,一批儲能蓄電池組柜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我們這批貨物下了產線,即將發往澳大利亞。現在出口基本是秒通關,走海運預計25天客戶就能收到貨物。”江蘇阿詩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夏斯勇說。
成立于2017年7月的江蘇阿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儲能系統公司,產品涵蓋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和電網儲能。
“憑著海關簽發的中澳自貿協定項下的原產地證書,我們這批貨物可以在澳大利亞節省約40萬美元的關稅。”夏斯勇介紹,今年前5個月,該公司鋰電池產品出口9.02億元,比去年增長21%。
為幫扶企業更好享受自貿協定政策優惠,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針對轄區重點企業,組織專人梳理原產地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宣講力度,“一對一”幫扶企業進行原產地標準判定。同時,積極推廣“智能審核+自助打印”智慧審簽模式,實現證書“隨報、隨審、隨打”。
無獨有偶,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的還有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研發、設計及生產銷售的企業,公司自有品牌“海格客車”暢銷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公司靠著多年的積累和成熟的技術,新能源汽車的海外訂單充足,產能持續保持飽滿狀態。”該公司關務經理李進嶺介紹,今年1—5月,公司電動載人汽車出口8.2億元,同比增長44%。
為幫扶企業快速規模化生產和順利完成訂單,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引導企業采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便利措施,通過“關心助企”服務對接機制開展調研走訪,排查企業供應鏈堵點,針對薄弱環節主動宣介海關法律法規,引導制定合理出口生產計劃。
據統計,今年1—5月,蘇州工業園區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21.8億元,同比增長29.8%。
編輯 肖坤霞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