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1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中電28所有關專家對蘇州工業園區申報的江蘇省儀器儀表產業園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評估。園區以全省最高的綜合得分96分,順利通過省儀器儀表產業園創建工作現場驗收。
評審組先后考察了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園區儀器儀表展廳。華興源創主要從事平板顯示、智能穿戴、半導體、汽車模塊、生命科學、可靠性試驗等領域的儀器儀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江蘇北人是一家以機器人應用技術為核心,致力于提供工業自動化控制、智能化系統集成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位于新建元數工坊的園區儀器儀表展廳展示了園區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歷程、重點領域代表性企業的主要產品及榮譽等。通過參觀交流,評審組對園區儀器儀表產業的良好發展態勢、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均給予了充分肯定。
現場評估環節,評審組聽取了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關于創建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的工作匯報,查閱了有關資料,進行了質詢討論。最終,評審組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創建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政策支持明確、集聚效應明顯、人才優勢集中、規劃論證充分、項目建設合理、載體配套完善、運營體系健全,具備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的認定條件。
園區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基礎完備、態勢良好。2024年,產業規模超450億元,占全市的39%。目前共擁有儀器儀表相關企業700余家,已培育8家上市企業、2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BMS芯片檢測設備、力學試驗設備等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多家企業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共建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公共服務和技術研發體系逐步完備,已建成國家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實驗室、國家空氣凈化產品質檢中心等6個公共服務平臺,同時,還擁有蘇州實驗室、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蘇州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等27個技術研發平臺。近三年新增儀器儀表類有效發明專利460件,占全市同類專利總數(1677件)的27.43%;累計有14家儀器儀表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各類標準103項。多家企業獲得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天隆生物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慧利儀器獲得202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提名,華興源創、一光儀器等企業分別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科技獎勵。
下一步,園區將圍繞江蘇省“1650”、蘇州市“1030”和自身“623”產業體系,依托區內科研院所、高校、龍頭企業等豐富的科研資源,以提升儀器儀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主線,以高端化、集群化、自主化為導向,按照產業布局與地方發展相吻合、市場主導與政府干預相契合、產業創新與產業發展相融合、自主培育與學習借鑒相結合的原則,持續強化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推動園區儀器儀表產業做大做強。
編輯 胡杰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