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工業園區,活躍著一支特殊的“技術紅娘”隊伍,他們扎根創新源頭,穿梭于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精準對接技術供需。近日,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蘇州)第三期中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圓滿結業。隨著新一批學員持證上崗,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累計培養的技術經紀人已突破100人,一支覆蓋“初級—中級—高級”全鏈條、兼具技術背景與市場洞察力的復合型技術經紀人隊伍初具規模。
作為2024年9月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聚焦創新藥孵化和醫療器械領域,著力打造全國高校開放共享的“一站式”轉化平臺。技術經紀人隊伍建設是該中心構建技術轉移轉化人才體系的重要舉措。
據悉,技術經紀人均來自產學研核心單位,經過嚴格培訓后才能持證上崗。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與蘇州科技企業股權服務有限公司、蘇州市技術經紀人協會等專業機構建立深度合作,培訓按照《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試行)》要求,聚焦生物醫藥領域技術轉移轉化痛點,不僅系統學習專利挖掘與布局、項目孵化與中試驗證、技術談判博弈策略、國際技術轉移模式、企業并購技術評估等理論知識,也融合案例推演與實戰演練,依托BioMatch路演活動等實踐平臺,幫助技術經紀人積累更多實戰經驗。
經過近一年的分層培養和實踐錘煉,這支隊伍已成為驅動成果轉化的核心力量。技術經紀人運用專業能力進行成果篩選、價值評估、知識產權保護和商業化路徑設計,在生物醫藥領域精準扮演需求轉化者、資源整合者、風險管理者、政策落地者等多重角色,成功對接國內外高校40余家,收集生物醫藥成果1800余項,入庫概念驗證項目200余項,促成校企合作約100項。同時,技術經紀人協同概念驗證中心、知識產權等機構,已促成高校與企業技術交易及意向合作總額超4.3億元。
在對接復旦大學原創靶點項目的過程中,技術經紀人團隊與項目團隊深度聯動,圍繞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等核心數據開展全面評估,同時對項目的商業價值、專利布局進行系統梳理,最終形成詳盡的分析報告并規劃出清晰的轉化路徑。目前,該項目已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啟動IIT研究,并獲得國內藥企1.76億元轉移轉化合作意向。技術經紀人不僅推動概念驗證基金追加投資,還積極對接跨國藥企等潛在技術交易對象,為高校項目拓展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本月,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再添一塊“國字號”招牌——“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訓基地蘇南中心實訓基地”,標志著中心在培育“實戰型”技術經紀人方面邁上新臺階。實訓基地將聚焦實戰能力錘煉,推動學員深度參與科研項目可行性論證、中試實施直至市場轉化的全流程管理,加速成果轉化進程。
這支“技術紅娘”隊伍正如蘇州園林中的能工巧匠,以專業為針、以創新為線,在實驗室與生產線之間穿針引線,編織著生物醫藥產業的美好藍圖。園區也正加速成為技術轉移人才的“孵化器”,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在產業化的沃土中綻放絢麗之花。
編輯 唐曉雯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