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以下簡稱《能源法》)的頒布,我國能源行業迎來了法治建設的新篇章?!赌茉捶ā凡粌H為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更是在加強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對于促進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能源法》實施對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意義重大
《能源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能源領域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為促進能源綠色轉型和安全轉型,《能源法》從能源市場、科技創新、監督管理三個維度提出制度保障,其中信用體系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法》第六十六條明確要求,“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信用記錄”。這不僅是對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的促進,更是營造良好行業信用環境的重要舉措。通過信用體系建設,可以有效地規范市場秩序,提高能源行業的整體運行效率和公信力。
二是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和標準體系,以安全生產、工程建設、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為突破口;二是推進信用信息的歸集和共享,實現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全覆蓋;三是建設“信用能源”網站,公示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并提供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四是實施信用評價和信用修復管理,對失信主體采取糾正措施后進行信用狀況的恢復;五是推進信用信息公開與使用,建立信用“紅黑榜”,提高違法失信成本。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
近年來,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在制度建設、平臺運行、信息歸集、信用評價、信用應用、信用環境以及信用服務等方面均獲得積極進展,主要取得以下幾方面的顯著成效:一是制度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國家能源局推動了一系列能源信用建設相關制度標準的落地,包括《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2016-2020年)》《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工作管理辦法(試行)》《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修復管理辦法(試行)》等,為能源行業信用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信用平臺的建設與運行:建立了“信用能源”網站,該平臺與“信用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信用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覆蓋電力、煤炭、油氣等多個能源領域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為能源企業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三是信用信息歸集與共享:能源行業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了大量信用信息,涉及14萬5000多家企業的信用信息80萬余條,其中優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均得到有效歸集,為開展信用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礎。四是信用評價與監管:能源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已實現常態化,通過實時對能源行業信用信息平臺歸集的市場主體進行公共信用評價,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常態化。五是信用應用的拓展: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得到廣泛應用,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機制全面發揮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合力,全行業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普遍增強。六是信用環境的提升:能源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不良信用記錄量與往年相比呈下降趨勢,信用差級企業數量占比較小,顯示出能源行業信用環境的明顯改善。七是信用服務能力的提升:通過優化行政許可業務流程,優化了營商環境,支持信用報告編發與風險預警,為相關部門及單位提供決策參考。這些成效的取得,為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信用體系建設對能源行業影響深遠
《能源法》下的信用體系建設將對能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它將促進能源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通過信用評價和信息公開,提高市場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公平競爭。其次,信用體系建設有助于提高能源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通過信用自律和信用風險管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最后,信用體系建設還將推動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通過信用激勵和約束機制,引導企業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能源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能源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它不僅為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更是推動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隨著《能源法》的深入實施,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能源行業將迎來更加規范、透明、高效的新局面,為實現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陳丹上海市電力工程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來源:信用中國